•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打造品牌文化 盘活红色资源
    2009-04-27 15:54:50 304
  • 收藏
  • 管理

     

    打造品牌文化  盘活红色资源

    袁斌

      近年来,仪陇人抢抓机遇,负重拼搏,实现了新县城搬迁和两年大变化,同时也给仪陇未来的飞跃和繁荣创造了契机。
    将“三乡文化”做成名片
      仪陇的“三乡文化”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以创作队伍庞大、艺术作品量多质优而闻名全国。1993年12月,仪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995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化先进县”和“剪纸、书法、篆刻之乡”;同年10月,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化先进县”。
      多少年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使“三乡文化”得以良性传承,也采取了一定的扶持、保护、激励等措施,但力度仍然不够。还必须立足现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视与支持。党政要出政策、出资金、建机制,为做大做强文化提供保障。二是协作与创新。全社会通力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培训艺体后备人才,办好基点校,将“三乡文化”打造成与时俱进,具有传媒品牌的文化名片。 
    做大做强“德”字文章
      朱德的伟大,张思德的荣光,皆为仪陇的造化。弘扬“两德”精神,彰显仪陇文化内涵,是仪陇另一文化特色,是仪陇品牌文化另一组成元素。通过文化传媒,宣传助阵,将朱德精神、张思德精神做成仪陇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强“德”字文章,是实现仪陇文化大变化大繁荣的另一精髓。
      今年我县将在新县城迁建张思德纪念馆,以嘉陵江边四川四大离堆之一的新政离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与唐代书法鼻祖颜真卿金身、石刻,离堆山省级文保单位鲁公坊、九曲流碑亭、离堆观等装点成景,开辟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让伟人与战士的精神在新县城驻足扎根,既丰富了新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活教材。
    将客家文化包装成传奇
      仪陇客家文化,神秘而又传奇。从明末清初“湖广填川”至今,聚居仪陇已有近30万客家人,300余年的繁衍生息,客家文化犹如一部记载人类文明化进程的史诗,一份人类变迁史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亟待我们去拯救和包装。客家人一直恪守的“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古训,还承传保留着本民系的语言文化精髓,崇文重学等礼仪风俗至今仍流传不衰。客家在建筑上,采用的方楼、圆楼、府第式三堂屋和五凤楼、围拢屋等建筑形式,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川北第一庄”丁氏庄园,就是一处聚合客家人建筑之典范;客家民歌,一种短小精悍的歌唱艺术,是客家人思想、感情、精神的结晶,一直深受广大客家群众喜闻乐唱,是仪陇客家文化中的又一枝奇葩。
    盘活仪陇红色资源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开发与利用,目前,我县仅民间剪纸列入南充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其余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文化等因资金人力不足而被拒之门外,实乃仪陇文化之憾事。
      新县城建成后,红色旅游已全方位实现了与川、峡、渝有机对接。红色旅游文化精品线贯通巴蜀, 4A级琳琅山风景区、张思德故里、“丁氏庄园”、新政离堆、太子湖、金粟书岩等旅游景点造就了神奇的仪陇。旅游牵线,文化导游,城门洞开,以红色旅游为载体,让旅游者来仪陇观光,来了解仪陇绝美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三乡文化”,具有仪陇特色的农耕民俗文化和天然、绿色食品文化。仪陇这块红土地,还出产大山香米、红司令酒、仪陇花雕、观紫豆干、腊獭兔等优质土特产,让外来游客一饱眼福、二饱口福,既弘扬了仪陇这个礼仪之帮的文明,又作为馈赠纪念之物,让来客带走无尽的怀念。 



    上一页:朱敏,仪陇人民怀念你 下一页:私毁他人坟墓惹官司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