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王娟:“外来媳妇”用大爱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2010-03-06 18:46:07 430
  • 收藏
  • 管理

        核心提示:她是一名贤惠的妻子,吃苦耐劳,同丈夫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她是一名体贴的孙媳妇,在爷爷婆婆相继卧病在床后,温柔的守在床头,服侍周到,直到老人无遗憾地安详离开;她一名是善良的嫂子,帮着未成年的小叔子和小姑打理着吃穿住行……

    图为 王娟在给年迈的爷爷喂药

        在仪陇县碧泉乡高阳村一组,一提起王娟,认识的人无不点头称赞,这位年仅24岁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让很多人折服,都说她是好妻子、好孙媳、好嫂子,而正是这位“三好”女子,用真情大爱让一个风雨飘摇的不幸家庭洋溢出了幸福的滋味。

        好妻子:披星戴月忙操持,却无半句怨言生

        行进于高阳村的小路上,逢村民问路王娟家,都会得到热情的指引。

        四年前,家住西充县永清乡六村十组的王娟,20岁刚出头的年龄,经亲戚介绍嫁给了高阳村一组憨厚老实的周勇。当时家中只有五间陈旧而且漏雨的老房子,家庭中周勇的父亲1990年在新疆务工时遭人杀害,随父的母亲又抛家离子改嫁他乡,至今下落不明,留下了上有81岁的爷爷、74岁的婆婆和正在上学的17岁小姑以及15岁的小叔子。这样的家境,让王娟一嫁过来就受了“委屈”。没有风光的敲锣打鼓,没有迎亲的唢呐轿子,没有喜庆的摆酒设宴,王娟和丈夫只是简单登记了一下,分发了一些喜糖,就算是过门了。可贤惠的王娟没有对此多有抱怨,反倒是暗暗下了决心,要好好操持这个家。

        刚过门的新娘,很快就跟着丈夫去内蒙打工,在那里租了9平方米的房子,睡觉、煮饭、吃饭的地方都在一起。“那房子简直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也亏得她没有半句怨言。”王娟的丈夫周勇告诉记者说,勤俭持家的王娟,舍不得给自己添一件新衣,倒时不时给爷爷、婆婆、小姑、小叔子买衣裤和新鞋。

        可是打工经常没活干,拿的钱不多,维持一家六个人的开支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随着小儿子周志杰的出生,日子更加艰难。王娟看到别人卖菜生意不错,也劝说丈夫一起卖菜。于是,白天凌晨两三点,他们就起床去贩菜,披星戴月的忙碌,有时,夫妻俩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但心里却装着关爱,一家人和和睦睦,苦中有乐。

        2007年春节,王娟带着一年的收入和一家人回到家乡,老房子住六个人太挤了。王娟和丈夫就租住在邻居家,新年过后,王娟托娘家亲戚为丈夫周勇在西安谋到一份建筑工作,她则将一岁多的儿子送到西充县永清乡六村十组的娘家请求父母帮忙带养,自己在家一边经营着四亩多田地,一边发展生猪和小家禽养殖,一边照料上了年纪的婆婆爷爷,这一年,22岁的王娟凭着自己的勤劳和丈夫的苦干,家庭收入也日渐丰富起来。

         好媳妇:爷爷婆婆相继得病,床前侍奉显孝情

        但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当王娟越来越觉得日子好过起来时,不幸的事接踵而来。2008年,有着肠炎老毛病的婆婆被诊断出了直肠癌,连着做了几次大手术。王娟放下手头的农活,吃饭穿衣,端药接屎接尿,守在身边陪护,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积蓄也全部投了进去。半年后,婆婆离开了人世。

        然而就在婆婆去世后不久,不幸再次降临。爷爷也因年迈,胃炎、肠炎、哮喘、风瘫等多种病一起袭上身。王娟四处筹钱,要爷爷住院动手术,但知晓家境的爷爷怎么也不同意花钱了。王娟明白爷爷的想法,竭力劝说,爷爷最终被说服了。把爷爷送进医院后,王娟就一直陪护在爷爷的床边。同病床的病友赞许道,“大爷好福气,养了这么个孝顺的女儿。”爷爷笑了,“她不是女儿,是孙媳妇,也是孙女儿。”

        从医院回来,王娟更加细致的照顾爷爷。爷爷半边风瘫,生活不能自理,耳朵也聋,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吃穿洗漱基本上全由王娟操办。晚上,王娟就睡在隔壁,只要一有动静就立即起来照应。每天一早起来,王娟就煮好早饭,然后慢慢的用左手托着爷爷的身子,右手拿着牙刷帮爷爷刷牙,喂过早饭后,自己才匆忙去田间打理农活。三天两头,还给爷爷改善生活,平时,爷爷大小便时都用一个便盆放在床上接着,有时不小心碰翻了便盆,把脸上、身上、床上弄的到处都是屎尿,王娟一点儿也不生气,她把爷爷的衣服脱下擦净身子,再把弄脏的衣服、被单洗的干干净净。她说“自己起初很不好意思,后来,我就把他当做自己的父亲看待,这样想心里就踏实了。”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高阳村的邻居们看到了王娟的那份坚守。天气好的时候,王娟就会和小姑抢着给爷爷、婆婆洗头,隔三差五,她还要给爷爷、婆婆擦洗身子,翻洗床单。邻居们说,经常看到她家里晒满了她爷爷婆婆衣物,正因为如此,卧病在床的老人,从没长过褥疮。农闲时节,她还陪老人说话,逗他们开心,为消除寂寞,王娟经常给他们讲国家新闻,讲村里发生的事,两位老人经常对看望他们的邻居说:“多亏了王娟这个孙媳妇啊!不然,我们早就坟草长多高了。”但病魔仍不断吞噬着老人的身体,婆婆病危时,听说注射高蛋白能让人好一点,500多元一只的针,向来节省的王娟毫不犹豫的买来,知道最后婆婆实在无法挂针了为止。婆婆还是走了,邻居来看望时,老人半点都没有那种久卧病床的异味,整个人干干净净,面容也很安详。

        好嫂子:长嫂当母,朴实语言话心灵

        婆婆生病期间,一直有一份牵挂,就是两个年幼未成年的小叔子和小姑以后的生计问题。婆婆临走前,还是念叨着这个事情,“我一定会照顾好他俩姐弟的”。王娟许下的诺言让老人放心了,走的时候也没有了遗憾。婆婆走后,小叔子和小姑也的确成了王娟关照的重点。事实上,对于小叔子和小姑,王娟觉得自己并不是个好嫂子。因为家境的关系,原本可以去县城读高中的两姐弟,依然的放弃了,在家帮嫂子干活。姐弟俩知道,为给爷爷婆婆看病,家里欠了几万块的债。就连现在扩建的房子,也是东拼西凑、东借西贷建起来的。在这样的困境下,却把两姐弟照顾的周周到到,有好吃的总是先给爷爷和两姐弟吃,两姐弟也异常懂事,经常帮助嫂子干农活、做家务。3月7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娟的小叔子周齐林激励地对记者说:“我的嫂子是世上难以找到的好嫂子,她待我们比亲生母亲还要好,我家要不是有这样一个好嫂子,不知现在是个啥样子,真让人不可想象。”     

      “几年如一日,你不怕脏,不怕累,侍候两位卧床的隔辈老人,供养两位未成年的小姑小叔子姐弟,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支撑力啊?”笔者惊讶的问王娟,她说:“我只有小学文化,谈不上为国家做事,只有把自己的家事办好,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能办到的每件平凡小事。同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也是从小孩子走过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变老的一天。”她道出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执着、力量之源。

       新年已过,她希望新的一年里,爷爷能够健健康康,全家人都平平安安。她相信,靠着自己的一双手,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上一页:仪陇“婆婆嘴妈妈心”创出无诉社区 下一页:三八节特别报道:“创业女能手”陈碧蓉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