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四川省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简介
    2008-07-03 16:55:18 2016
  • 收藏
  • 管理

        仪陇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低山丘陵区,仪陇历史悠久,山川形胜,地杰人灵。

      这是一块光荣的革命土地,它曾孕育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和毛泽东主席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

      这是一块贫瘠的红色土地,它被国务院1985年列入了首批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近十多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有效实施,全县农村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相继使30多万贫困人口越过了温饱。但由于该县长期受无矿产资源、无大江大河、无便捷的交通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仅仅靠单一的资金扶贫方法很难解决该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根本现状,截止1995年底全县尚有105万户,21万余人未解决温饱。

      要从根本上消除仪陇的贫穷面貌,显然靠传统的单一扶贫模式很难奏效。必须要有超常规的思维,大胆的举措,才能解决。为此,协会创始人高向军一班人大胆思维,锐意创新,根据本县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个人意识浓厚、团结精神淡化和大量有知识青壮年劳力外出农村现有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并缺乏基本的生产发展资金的实际出发,从建立农民自治组织入手,形成贫困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通过以人为本的能力建设把扶贫的重点转移到扶智上,并辅以资金的帮助联手推动全县的脱贫致富。因此一个富有蓬勃生机与活力的农民自治组织--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应运而生。

      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是于一九九六年在县民政局注册成立的一个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组织(NGO)。

      其宗旨和目标是:扶贫济困。旨在以人为中心,以妇女参与发展为重点,以提高人的能力为目的,运用参与的工作方法,通过组织的、能力的、资金的等综合措施持续的支持,帮助和促进贫困社区人们互相团结、共同发展,以实现社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共同致富的目标。

      几年来,协会全体员工通过创新机制,锐意进取,勇于拼搏,现己从最初的白手起家、一穷二白,发展壮大为能向贫困户提供"组织的、能力的、资金的"等多方面服务的巨大支持者和组织者,协会正悄然成为中国基层最具活力和真实内涵的民间社团组织,协会已基本步入了"人员自聘、经费自立"的可持续发展快车道。

    一、 组织体系完善,人员队伍健全

      协会现有各类员工40名,其中县级管理人员8名,乡村级业务操作员32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名,高中学历的26名,初中学历的8名。为保证协会活动的有序运行从县到乡建立了县乡村发展协会---乡(镇)分会--村社农民中心--农民小组--会员户五级农民自治组织,为贫困社区农民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起了强大的组织保障系统,截止二OOO年九月底止,已在8个乡镇建立了八个分会,在52 个村304 个社建立农民活动中心297 个,农民小组1414 个,吸收贫困户入会7082户。

    二、以人为本的能力建设,别开生面,富有成效

      治穷必先治愚。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的能力建设放在了重要的发展位置,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付之实施,收到了可喜的成绩。

      1、对县、乡管理干部的培训起点高、措施力。第一,送了两名县级管理人员到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函授班学习深造,他们学业已成,现正为协会的持续发展服务;第二、抽派了10名县乡干部到省级院校短期(3-5天/次)3次学习乡镇企业管理和农村发展;第三、先后派出县乡管理人员18人次赴美国、菲律宾、泰国、孟加拉等国学习社团组织管理与发展、农村持续发展和资金扶贫到户模式等先进经验;第四、先后两次对35名县乡工作人员在成都进行了参与式工作方法和社团组织发展与管理的培训。

      2、 对贫困户的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第一、培养农民技 术人员,建立农民自己的技术队伍,以满足农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几年来,共培养了农民三员(农业技术员、妇幼保健员及畜禽防疫员)154名。目前,有的技术员已能为社区农民服务。第二、培训基层中心主任小组长,共培训24场次,受训7836人次。第三、培训培训者。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协会先后送往省级科研机构和外地学习的人员达36人次,同时聘请了中国农大的专家对培训者进行了两期(6天/期)培训方法的培训,收到了好的效果。第四、在新技术推广引进上狠下功夫。采取向农户宣传并组织那些有心计的农户走出去学习,请专家进来指导的方法培养新技术示范户,先后送到大专院校学习新适用技术农户达24户,组织到外地参观稻田养鱼、养肉鸡、肉鸭、肉牛学习达1258人余次;如送到川农大学习食用菌种植农户共14户,现能生产食用菌的有8户,有6户已从贫困走向了富裕,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五、向农户提季节性的生产技术服务,主要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农户当前生产活动的需要:一是聘请网络技术人员赴农户、下中心讲解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存在的技术问题,几年来,组织日常季节性技术培训和广播讲座1000余场次;二是组织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农民实际需求编写技术资料12种4万余份,并订阅了20余种杂志发放到户或中心主任手中;三是从农民活动中心收集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从技术人员上户或到中心指导服务达17000余人次;四是组织农户在中心会上进行日常技术交流。

    三、资金服务机制创新,科学有效。

      从九六年开始,我会在认真总结九五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大面积规范性地开展了"取消抵押、担保条件,实行小额度借款、分期(旬)偿还"的具有"试验性、示范性、综合性"的"小额信贷,资金到户"扶贫活动,这一方式对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挑战,给无任何抵押担保能力的贫困户带来了发展的生机与信心,并通过分旬还贷的有效载体,不断增加贫困户的挣钱压力,促使贫困户养成节约持家、勤劳致富的良好习惯,以此依靠贫困户自身的努力最终改变全县的贫困现状。几年来,通过精心组织,规范动作,长期不断的探索发展,资金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会已在8个乡52 村304 个社扶持贫困户7082 户,建立信贷中心297 个,信贷小组1414 个,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346 余万元,截止二OOO年九月底,累计回收资金1023 余万元,到期回收率实现了惊人的98%,给扶贫资金回收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此同时,通过赋予贫困户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使95%的贫困户都把资金用在了自己熟悉的创收活动上,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1。几年来,相继使2000余贫困户8000余人解除了贫困,甚有8%的贫困户2100余人走向了富裕。这一有效的扶贫方式实现了"扶真贫,真扶贫"的目标,并彻底解决了传统扶贫中"资金到户难,到期回收难"的两大难题,达到了"政府满意,目标群体满意和放贷机构满意"的综合效果。它的成功均得到了国际、国内的专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仪陇被称为中国小额信贷最具"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成功典范。协会先后四次被邀到国际小额信贷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发言;先后多次被邀到北京、贵州、广西、云南等到地介绍我县的成功经验;慕名前来我县考察的国际机构有福特基金会、世界粮农组织、加拿大银行、国际农发基金会等;98年1-6月在交流中心的主持下,我县成功地举办了四期全国性的小额信贷培训班,所来人员遍及国家科技部系统以及青海、湖北、重庆、湖南、海南、福建、等到12省市20多个县的扶贫机构140余人,我县信贷服务的操作规程,激励灵活的用人机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等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四、经费管理严格,可持续性强。

      机构的可持续性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而机构的可持续性,最关键的要实现经费的自立。为实现经费的自负盈亏,我会站在战略的高度,采取的铁的手段,强力推行工资改革,取消基础工资,完全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为机构的经费自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从98年开始建立健全了县乡级相对独立核算体系,每开支一笔费用必须先计划然后审批方能支付,多开支一律不报销,并积极开源节流,截止2000年1-9月协会共收各种管理费 23.08 万元,开支 21.22万元,节余1.86万元。协会已基本步入了"人员自聘、经费自立"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目前,四川省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与美国渐进组织、香港乐施会、德国明爱组织等多家国际民间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合作的项目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农业生产、基本生活需求、创收活动、综合社区发展、机构及目标群体的能力建设、实用技术培训、妇女参与发展项目。

      四川省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希望与国内外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精诚合作,共同发展。



    上一页:仪陇简介(最新)08.9.5 下一页: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简介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