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现在生活多好呀 要啥有啥
    2011-08-25 12:03:46 265
  • 收藏
  • 管理

        “现在的时代多好呀!要啥有啥。”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面貌和农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连日来,笔者在乡下采访时,所到之处,大家对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心存感激,赞叹声不绝于耳。从一群老人的讲述中,笔者听到了一曲曲时代的赞歌,看到了一幅幅时代沧桑巨变的美好画卷。

        老裁缝的生意变迁

        9月15日,笔者来到仪陇县乐兴乡客家老街,见到了一位年近80岁、从事了60多年的缝纫的老裁缝郑公群,老人仍然精神矍铄地坐在缝纫机前,给乡亲们修修补补。干了一辈子裁缝的郑师傅回忆起自己60多年的缝纫生涯,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日新月异。

        从12岁起,郑师傅就开始学习缝纫。解放前,只有一把尺子、一根针、一把剪刀,由于全是手工操作,做好一件长衫或者旗袍,需要花费1天半的时间。解放后,兴起了缝纫机,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郑师傅被选进了永乐镇缝纫社。“过年穿新衣是那个时期人们的愿望,因此,每逢年前的冬腊月间,交来布料订做衣服的人就排起了长队,自己一个月就可以挣到100多元。”郑师傅告诉笔者,那时,服装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布料品种较少,好一点的就弄个卡其布的,无论领导、工人、教师都是这身打扮,也没觉得多么单调。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缝纫社解体后,郑师傅带着缝纫机回到乐兴乡客家老街,自己开始给乡亲们做衣服,起初,生意还是十分红火。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手工制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找郑师傅做衣服的人慢慢少起来了。如今,衣服品牌多样,款式多样,根据出席场合的不同,还有什么正式装、休闲装、运动装,可谓花样多多。

        百岁老人住上了新楼房

        “简直没想到,今年都100岁了,我还能住上100多平方米的楼房。”家住仪陇县新政镇大北街的蒋甫政老人告别住了半个世纪、十分潮湿的瓦房,搬进政府统一拆迁安置的楼房。

        老人告诉笔者,原来住在老屋里,最怕天下雨,不但地面潮湿不说,室内漏起来简直没法收拾,一到晚上,老鼠就像打仗,根本无法睡个安稳觉。

        在老人的一再要求下,笔者参观了他家的新房,地面贴上了瓷砖,在米黄色乳胶漆的映衬下,新买的家具十分扯眼,彩电、热水器、电话、抽油烟机等一应俱全,很是温馨。

        “我们家五代同堂,在原来的胡同里住了30多年,十几口人挤在几十平方米的矮屋里,洗脸、上卫生间都要排队,十分不方便。现在好了,街坊们大都住上楼房了,住上了近百平方米的套房。”出生于清朝的蒋甫政老人经历了解放前后及改革开放时代,亲眼见证中国从弱小一步一步走向富强,生活在这个美好时代,从茅屋到瓦房,现在又住上楼房,崭新的住房,整洁的街道,优美的绿化,闲适的生活,蒋甫政老人怎能不高兴。体验到这么幸福的生活,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家门口修起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到南充读书全部靠走路,根本没有什么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经退休的张元跃老人介绍说,在他们小的时候,骑马算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了。

        “村道公路通了真好!修房子的预制板、砖、水泥等原材料直接就可以拉到家门口了,光是运费就节约了1万多元。”9月12日,铜鼓乡星火村村民张元跃老人的儿子张晓明正忙着打理新房四周的水渠,他告诉笔者,“正月十五后,我打算进县城去看看现在时兴什么样的装修材料,争取把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但见公路上不时有车辆忙着运建材和农副产品。

        曾几何时,铜鼓乡老百姓为脚下的路生出几多无奈。然而,令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仅仅经过1年时间的改造,一条条昔日的“摇篮路”如今变成了水泥路。公路通,民心畅。青山绿水间,新村错落有致;公路两旁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农村公路如彩带般飘进庭院。

        从羊肠小道到砂石路,再到柏油路、水泥公路,不仅仅是路的形态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变化:农民的思想活跃了。“公路通了,做生意的人也增多了。”回家创业的种养大户李红玉告诉笔者,现在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水泥路修好后,每一头猪仅运费就可节省15元,平均每户人家一年可节约运费200元,节省了开支,加快了村民致富的进程。



    上一页:环境改善 白鹤回归新县城 下一页:“都市”里的修漏补水匠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