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生态文明的南充路径
    2011-01-29 11:20:59 326
  • 收藏
  • 管理

      嘉陵江畔南充港旅游码头,一群小沙燕飞来了,飞舞的沙燕让平静的江面顿添活力;阆中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水鸟来过冬了,鹭鸟、水鸭成群结队,啾啾细语,低头觅食;行舟300公里“嘉陵江绿廊”,高楼林立间,日渐现代化的南充更多了山水田园城市的气息……

      寻找南充特色“名片”,生态无疑是南充叫得响、拿得出手的一块金字招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源就是南充的优势资源。为了给市民打造推窗现蓝天白云、出门见山清水秀的幸福家园,“十一五”时期,环境、生态保护在南充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的南充路径,形成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共识。

      严控环保“闸门”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兼得

      在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每天只需点击一台仪器上的“在线监测”,全市35户重点企业排放的污水是否达标、每小时污水排放量、污水流量都能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如果企业排污不达标,“在线监测”将立即报警。

      严控的环保“闸门”,南充市民无论是走在燕京啤酒公司,还是汇源果汁公司,偌大的生产厂区内,看不到烟尘,飘来的是阵阵啤酒、果汁的芳香,上空是蓝天白云。

      近年来,我市环境质量总体向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如何兼而得之?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做好“加减法”,实现了开发与保护“两手抓,两手都硬”。

      所谓“加法”,就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如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3年时间引进了燕京、汇源等一大批优质环保项目,做大做强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减法”则是淘汰高能、高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避免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5年时间内,全市共投入1.5亿元,对200余家产污和排污的工业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实现了全市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达90%,搬迁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企业36家。

      全力以赴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三个坚决”政策,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引进的项目,未经过环评审批,坚决不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环保设施不达标的,坚决不允许生产。

      2009年下半年,浙江一位老板来到嘉陵区考察,提出投资10亿元,在木老境内建设一家造纸厂,这个“诱人”的大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税收上亿元,但最终被拒绝,理由是造纸厂属于严重污染项目。

      实施“五大工程”

      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进入冬季,市区不时大雾弥漫,但空气质量保持“良”的状态。“十一五”期间,南充市区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平均都在330天以上,优良率全省领先。

      开关一扭,火焰熊熊燃起……在嘉陵城区桃子村餐馆,每天前来就餐的客人将餐厅坐得满满的。“以前烧煤,餐厅一股煤烟味,客人少;现在烧天然气了,方便又清洁,客人也多了。”老板张际国说。

      以前,市区大量小餐馆烧煤,处处飘着煤烟味。在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时,市、区环保部门共对555家小餐饮店进行普查,对163个燃煤炉灶进行取缔。目前,市区改燃率达95%以上,80%的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市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十一五”以来,全市投入近8亿元,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工程、阆中、西充、蓬安、南部、仪陇6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4.5万吨,建成并投入使用南充市、阆中市、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垃圾处理场6个,这些项目的建成使用,对保护和改善嘉陵江水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2009年10月,我市又启动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生态工程、治污工程”“五大工程”,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不仅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还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市环境监测站达到150项指标以上的水质监测能力,全市范围内还建成了3座地表水全自动监测站、10座大气全自动监测站、11个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污染源监控平台。监测监控网络基本形成。

      嘉陵江把最美的身段留在南充

      环保功不可没

      上周末,家住市大北街的市民刘斌和几个朋友一起前往升钟湖旅游,在升钟湖畔,刘斌和朋友看到,湖水碧波荡漾,湖边绿影婆娑,忍不住贪婪地深呼吸了几口清新空气。“在我的记忆中,2008年以前,因为大量养鱼网箱,升钟湖还是一湖臭水。”刘斌说。

      前些年,西南第一湖升钟湖水质遭污染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2006年,市政府组织10多个部门对升钟湖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后决定:2008年3月31日前取缔湖内所有网箱。各级各部门奋战两年,升钟湖治理目标如期实现。

      “取缔升钟湖养鱼网箱,虽然政府花了4000多万元,但还了升钟湖一湖清水,值得。”升钟湖畔许多农民说,升钟湖网箱养鱼取缔后,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他们从过去吃“养鱼饭”,到如今吃上了“旅游饭”。

      除了升钟湖,不少市民还有印象,自2000年市区嘉陵江边出现第一艘餐饮游船以来,到2007年,在白塔嘉陵江大桥两侧一字排开停靠着10多艘餐饮游船,最近的游船离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取水口不足1公里,威胁城区居民饮水安全。

      2007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继提出议案、提案,要求尽快搬迁餐饮船只。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投入资金实施餐饮游船搬迁,并将新码头建设工程交由顺庆区政府负责,当年11月底竣工验收,12月中旬完成搬迁。

      2007年12月15日上午10时,随着白塔嘉陵江大桥上游最后一艘餐饮游船缓缓驶离,困扰市民长达7年之久的餐饮船搬迁难题尘埃落定。

      嘉陵江是我市的母亲河,近年来,为了保护流域水环境质量,我市共投入数亿元在嘉陵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沿河带,建设生态林带20余万亩,建起了流域内水环境生态保护体系,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净化和涵养水源的效果,让嘉陵江成为一直保持全省水质最好的河流。

      西河,绕主城区而过,在市民的记忆中,2007年以前,西河河水却是一河臭水,在西河边,可以看到又臭又黑的城市污水从污水口直排西河。

      2007年,我市正式启动了西河治污工程,投入4100万元治污。2008年,我市又将西河治污列为“十大惠民”行动之一,市委、市政府采取专人跟踪督办、倒排工期、严格考核等措施,保证了2008年3月31日,西河治污工程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实现顺庆城区的9个排污口全面截流,污水通过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作水质净化处理。

      为了彻底治理西河污染,我市又启动西河治污二期工程,将西河治污范围延伸到华凤街道办事处滑滩河,在西华师大新校区建立污水提升泵站,铺设近3公里的污水管道,对白土坝居民小区、市政新区新建居民小区所有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工程完工后,西河水清、岸绿、洪畅的目标将实现。”市环保局一名负责人说。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市将投入83亿元,加快实施一批环境保护项目,南充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城市,将展现在嘉陵江畔。



    上一页:我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下一页:胡文龙参加仪陇代表团审议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