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朱德故居的油灯
    2010-06-01 14:44:03 617
  • 收藏
  • 管理

    6.jpg

    作者:肖光泽(仪陇县人民武装部)、图:汪洋

     

       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在仪陇县马鞍场琳琅山下的李家大湾。在这里,他度过了14年之久的少年时代。在故居的小木楼里,一直燃烧着一盏他童年读书时的桐油灯盏。这盏油灯伴着他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在灯下他读过《三字经》,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还读了《诗经》《书经》和《孟子》的一部分,并在灯下开始学写对联。今天,来朱德故居参观的人们,都要在故居木楼上油灯下的椅子上坐一坐,回味当年少年朱德读书的日子。无论将军与士兵,游客与乡友,都要在油灯前留下一张像片,作为纪念。

     

        在朱德同志故居右侧的药铺垭小学,是少年朱德读私塾的地方。年近六旬的席聘三老先生,常给朱德和他的小伙伴绘声绘色地讲述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故事,使少年朱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在油灯下他刻苦学习,读了反映当时时弊的一些文章,还涉猎了《三国演义》、《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小说和史籍,知道了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的国势民情,初步萌发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从桐油灯盏的那间小木屋里走出,朱德先后进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和顺庆府中学堂学习。在这里,张澜、刘寿川先生成为他的良师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人,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新知识,汲取民主新思想,对刘寿川先生从日本留学带回的书籍爱不释手,仔细钻研。张澜和刘寿川先生经常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揭露列强的侵略,这对朱德的思想生产了很大的影响。1907年初,在操练武艺,挽救国家危亡的思想指导下,朱德赴成都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今四川大学)学习,年末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经老师刘寿川先生推荐,应聘回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今仪陇县金城小学)任体育教习兼庶务。在学校他亲自制作体育教材,不体罚打骂学生,还在校园内植树、种花,满腔热忱革新教育,主张改革服装,上体育课穿短衣紧裤,以利操练。在学校他很快成为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守旧派对他处处责难,竟以朱德“非孔教门人”为由,受到排斥。朱德愤然辞职回家,挥毫写下“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在他家老屋右侧,利用两株柏树,横架上一根木棍,做成简易单杠,早晚练习,以强身健体。尔后,告别父老乡亲,远走大涯,奋翼云天……他走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走进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投身于火热的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和蒋介石斗,和日本帝国主义斗,和国民党反动派斗。追寻光明,寻求真理。他的整个青壮年时期都在不断突围,冲破旧世界的桎梏!

     

       今天,我们站在朱德元帅少年时代寒窗苦读的地方,站在朱德故居的桐油灯前,走在元帅少年时代跋涉的山水间,想起毛泽东那句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记住了少年朱德那四壁皆清的土墙板屋;苍遒斑驳的老书桌,老木椅;尘垢依稀但仍光芒四射的桐油灯盏,依稀看到朱德和毛泽东并肩战斗在井冈山上……她不但给人们带来了光明,而且照亮了整个中国,照亮了整个世界。

     

     

     

     



    上一页:朱德故居管理局荣获四川省首批“优质服务示范单位”殊荣 下一页:外地游客盛赞朱德故居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